资源简介
《O3-BEAC去除某水厂低温水中氨氮的中试》是一篇关于水处理技术研究的论文,主要探讨了在低温条件下如何有效去除饮用水中的氨氮。该研究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冬季水温较低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结合臭氧(O3)和生物活性炭(BEAC)的技术方案,旨在提高水厂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保障水质安全。
在论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低温环境下氨氮处理的难点。由于低温会降低微生物的活性,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去除氨氮。此外,低温还可能影响臭氧的氧化能力,使得单独使用臭氧进行处理的效果不佳。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稳定的处理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中试试验系统,将臭氧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吸附相结合。臭氧的主要作用是氧化部分有机物和氨氮,使其转化为更容易被生物活性炭吸附的形式。同时,臭氧还能抑制某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后续处理的负担。而生物活性炭则通过其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能够有效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氨氮。
在中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臭氧投加量、接触时间、活性炭床层高度等。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水质监测,发现O3-BEAC组合工艺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为5-10℃的情况下,氨氮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显著优于传统单一处理方式。
论文还详细介绍了中试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情况。整个系统由预氧化池、生物活性炭反应器以及后续的沉淀和过滤单元组成。臭氧发生器采用高压放电法,确保臭氧的稳定供应。生物活性炭采用粒径适中的颗粒炭,并经过一定的预处理以增强其吸附性能。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定期进行反冲洗和再生操作,以维持活性炭的活性。
研究团队对中试结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他们不仅关注氨氮的去除效率,还考察了其他水质指标的变化,如COD、浊度、色度等。结果显示,O3-BEAC工艺在提升水质整体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此外,该工艺还表现出较好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
论文还讨论了O3-BEAC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考虑到低温地区水厂的实际需求,该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水温较低,传统处理工艺难以满足水质标准,O3-BEAC技术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手段。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水处理体系。
最后,论文指出,虽然O3-BEAC工艺在中试阶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大规模推广应用前仍需进一步研究。例如,长期运行下活性炭的性能变化、臭氧的能耗控制、以及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应关注工艺的优化与改进,以实现更高效、更经济的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O3-BEAC去除某水厂低温水中氨氮的中试》论文为解决低温条件下饮用水处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通过臭氧与生物活性炭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氨氮的去除效率,也为水厂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运行提供了可行方案。这项研究对于推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