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年太原市春节前后大气颗粒物污染过程激光雷达监测分析》是一篇研究太原市在2017年春节期间及节后大气颗粒物污染情况的论文。该论文通过激光雷达技术对太原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了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燃放和冬季供暖等因素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现象,并探讨了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太原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冬季空气污染问题一直较为严重。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由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细颗粒物(PM10)浓度急剧上升,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因此,研究春节期间的污染过程对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论文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团队采用地基激光雷达系统对太原市不同区域的大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激光雷达技术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能够准确反映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和垂直结构。此外,研究人员还结合地面监测站的数据,对激光雷达的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论文分析了2017年春节前后的污染过程。研究表明,春节期间太原市的PM2.5浓度显著升高,尤其是在除夕夜至初一凌晨,颗粒物浓度达到峰值。这一现象主要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有关。同时,冬季取暖导致的燃煤排放也加剧了空气污染。论文通过对比春节期间和节后的颗粒物浓度变化,揭示了污染物的累积和扩散规律。
在空间分布方面,论文指出太原市的颗粒物污染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市中心区域由于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颗粒物浓度普遍较高;而郊区和农村地区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此外,研究还发现,污染物在夜间和清晨时段更容易积聚,这与逆温层的形成密切相关。
论文还探讨了影响颗粒物污染的因素。除了烟花爆竹和燃煤外,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因素。例如,风速较小、湿度较高、逆温层稳定等不利气象条件会抑制污染物的扩散,导致污染物在近地面聚集。研究还发现,地形因素对污染物的传输和沉降也有一定影响,太原市地处盆地,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针对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首先,应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管控,推广环保型烟花,减少传统烟花爆竹的使用。其次,应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污染,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还需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建设,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对污染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与其他监测手段相结合,提高污染预警和治理的精准度。同时,应进一步研究不同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探索更加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以改善太原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