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铁碳微电解—混凝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是一篇关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的论文。该论文针对当前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色度高、难降解有机物含量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铁碳微电解与混凝工艺的深度处理方法,旨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污染物浓度,从而达到更高效的水质净化效果。
印染废水是工业废水中污染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其主要来源于纺织品在染色和整理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这类废水通常含有大量的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以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使得其处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如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虽然能够去除部分污染物,但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深度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在本研究中,作者采用了铁碳微电解技术作为预处理手段。铁碳微电解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高级氧化技术,利用铁和碳组成的微电池,在酸性条件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该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处理高色度、高COD的印染废水。
在铁碳微电解之后,研究者进一步采用了混凝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混凝剂,使胶体颗粒和细小悬浮物聚集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的沉淀或过滤去除。常用的混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三氯化铁等。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以提高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混凝联合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可达80%以上,色度去除率超过90%,同时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也得到了有效降低。这说明该工艺不仅能够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还能改善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为后续的达标排放提供了保障。
此外,研究还对不同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包括铁碳填料的粒径、反应时间、pH值、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等。结果表明,当铁碳填料粒径为2-3mm,反应时间为60分钟,pH值控制在3.0左右时,处理效果最佳。而在混凝阶段,使用PAC作为混凝剂,投加量为100mg/L时,能够获得最优的絮凝效果。
论文还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生态毒性评估,结果表明,经过铁碳微电解—混凝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显著降低,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这表明该工艺不仅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而且在环境安全性方面也表现优异。
综上所述,《铁碳微电解—混凝对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深度处理》这篇论文为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了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技术方案。该技术结合了铁碳微电解的强氧化能力和混凝的絮凝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色度,提升水质的可生化性和环境友好性。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联合处理工艺有望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