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遥感及综合物探方法用于山东招远南部隐伏成矿侵入体的空间定位》是一篇探讨如何利用现代地球物理和遥感技术对隐伏地质构造进行识别与定位的学术论文。该研究聚焦于中国山东省招远市南部地区的地质特征,旨在通过多种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提高对隐伏成矿侵入体的空间定位精度,从而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招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其地质构造复杂,矿化作用强烈,但许多成矿侵入体由于被第四系沉积物覆盖或受到后期地质活动的影响,难以直接观察和识别。因此,传统的地质填图和钻探方法在该区域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和综合物探方法的联合探测方案。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基本地质背景,包括地层分布、构造特征以及已知的矿化带情况。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重点区域,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地表地貌、水系分布以及岩性信息进行了初步解译。遥感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为后续的物探工作提供参考。
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开展了综合物探工作,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和电法勘探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重力勘探主要用于识别密度差异较大的岩体,如花岗岩类侵入体;磁法勘探则适用于探测具有磁性特征的岩石,如基性-超基性岩;电法勘探则可以揭示地下导电性变化,帮助识别含矿构造或蚀变带。这些方法的联合使用,提高了对隐伏侵入体识别的准确性。
论文详细描述了各物探方法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过程,并结合遥感解译结果,对不同勘探方法所得出的异常区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方法的结果,识别出多个可能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位置,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推断。此外,还对部分异常点进行了钻探验证,进一步确认了探测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结果表明,遥感与综合物探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对隐伏成矿侵入体的空间定位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节省了传统勘探手段所需的时间和成本,而且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快速识别潜在的找矿目标,为后续的地质勘探和矿产开发提供了重要支持。
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作者认为,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球物理探测手段的不断完善,未来的矿产资源勘探将更加依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加强对数据融合与解释方法的研究,以提高探测精度和效率。
总体而言,《遥感及综合物探方法用于山东招远南部隐伏成矿侵入体的空间定位》这篇论文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通过该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招远南部地质构造的认识,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