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环保
  • 近10年长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季、年遥感监测

    近10年长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季、年遥感监测
    对流层NO2长三角遥感监测时间变化空间分布
    10 浏览2025-07-19 更新pdf3.84MB 共10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近10年长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季、年遥感监测》是一篇聚焦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区域——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研究的重要论文。该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对过去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的对流层一氧化氮(NO2)柱浓度进行了系统监测与分析,旨在揭示该地区NO2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NO2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运输以及燃煤等人类活动。其在大气中不仅会直接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二次气溶胶,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问题。因此,对NO2浓度的监测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价值。

    该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卫星遥感数据,特别是欧洲空间局(ESA)提供的哨兵-5P(Sentinel-5P)卫星所搭载的TROPOspheric Monitoring Instrument(TROPOMI)传感器获取的数据。TROPOMI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的NO2浓度分布信息。研究人员通过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和气象数据,构建了长三角地区NO2柱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十年间,长三角地区的NO2柱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年度变化特征。冬季和春季的NO2浓度普遍较高,这与冬季取暖和交通流量增加密切相关。而在夏季和秋季,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和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增强,NO2浓度相对较低。此外,研究还发现,NO2浓度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区域如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NO2浓度明显高于周边农村地区。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NO2浓度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交通密度和工业布局是影响NO2浓度的主要因素。例如,随着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导致NO2排放量持续上升。同时,政策调控和环保措施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NO2浓度的变化趋势。

    研究还特别关注了NO2浓度与空气质量指数(AQI)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NO2浓度的升高通常伴随着AQI的上升,说明NO2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加强对NO2的监测和控制对于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该论文还提出了一些应对NO2污染的建议。例如,应加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优化交通结构,减少高污染产业的布局,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遥感监测体系,提升数据精度和应用范围,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总体来看,《近10年长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季、年遥感监测》是一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提供了长三角地区NO2浓度的详细数据和分析结果,也为未来的大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这类研究将在未来的环境科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封面预览

    近10年长三角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季、年遥感监测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运营视角下对中运量公共交通热潮的冷思考

    近五年河西走廊沙尘天气遥感监测及尘源分析

    遥感监测2018年中国对流层NO2柱浓度时空特征及变化

    郑州市土壤扬尘排放量的估算及分布特征研究

    鄱阳湖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锡林河流域植被群落蒸散模型的建立

    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

    长三角一体化中林长制改革促进生态扶贫的机制、逻辑与路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度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88-2009年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典型代表城市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际公交发展新思考

    长三角区域治理视域下党员干部政治自律研究

    长三角区域海洋文化分布与合作机制探讨

    长三角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离一体化还有多远--基于2007-2018年区域绿色技术数据的实证分析

    长三角地区非传统污染物暴露水平与生态风险

    长三角地区新兴旅游度假区交通系统构建--以太仓长江口旅游度假区为例

    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有机食品开发对策建议

    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须重视创新协同

    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场强时空异质性及演化机理

    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