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老区体积压裂技术实践》是一篇关于中国长庆油田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应用体积压裂技术的实践性论文。该论文详细介绍了长庆油田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低渗透油藏开发难题时,如何通过体积压裂技术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为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长庆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田之一,其勘探开发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超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渗透性差、非均质性强,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难以有效改善储层渗流能力。因此,体积压裂技术应运而生。体积压裂是一种能够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压裂方式,通过高排量、大砂量的施工方式,使压裂液在地层中形成多条裂缝,从而大幅增加油藏与井筒之间的沟通面积。
论文首先对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的油藏普遍存在孔隙度低、渗透率极低、天然裂缝发育不均等问题,导致常规压裂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的增产效果。同时,油藏埋深较大,地应力分布复杂,进一步增加了压裂作业的难度。
随后,论文重点介绍了体积压裂技术的原理及关键技术要点。体积压裂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压裂设计参数,如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类型、施工排量和施工压力等,实现裂缝的扩展和延伸。此外,论文还强调了现代测井技术和数值模拟在压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裂缝形态和扩展方向,提高压裂效果。
在实际应用方面,论文以长庆油田多个区块为例,展示了体积压裂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实施效果。通过对施工数据的分析,发现采用体积压裂后,单井产量明显提升,部分井的日产油量提高了数倍。同时,压裂后的油井生产周期也显著延长,表明体积压裂技术不仅提升了初期产量,还增强了油井的长期生产能力。
论文还探讨了体积压裂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优势。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压裂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而体积压裂技术通过优化压裂液配方、减少压裂液用量和加强返排液处理,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开发的发展理念。
此外,论文还指出了体积压裂技术在长庆油田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例如,压裂设备的适应性、施工成本的控制、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都是影响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加强设备研发、优化施工工艺、开展技术人员培训等。
总体而言,《长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老区体积压裂技术实践》是一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技术参考价值的论文。它不仅总结了长庆油田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实践经验,也为国内其他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程经验的积累,体积压裂技术将在更多低渗透油藏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中国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