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硬岩隧道爆破施工压人式通风CO传播规律研究》是一篇关于隧道施工中通风系统对一氧化碳(CO)传播影响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针对硬岩隧道在爆破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以及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下的CO扩散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隧道施工中的空气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论文首先介绍了硬岩隧道施工的背景和特点。硬岩隧道通常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作业空间狭小等特点,特别是在进行爆破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一氧化碳是主要污染物之一。这些气体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控制其浓度。
在研究方法方面,论文采用了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作者利用CFD(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了隧道通风系统的三维模型,并结合实际施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同时,在施工现场布置了多个监测点,实时采集CO浓度数据,以分析不同工况下CO的传播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压人式通风方式在硬岩隧道施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压人式通风通过将新鲜空气强制送入工作面,能够有效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降低CO浓度。然而,通风系统的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量大小、风速分布、隧道断面形状以及爆破时间等因素均会对CO的扩散路径和浓度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爆破时间段内CO的浓度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爆破初期,由于爆破产生的大量CO迅速释放,导致工作面附近CO浓度急剧上升,随后随着通风系统的运行,CO浓度逐渐下降。这一过程对于制定合理的通风策略和安全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进风口位置、排风口布置、风管直径等,对CO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设置进排风口的位置可以有效改善通风效果,减少CO在隧道内的滞留时间,提高空气质量。
在应用价值方面,该研究为硬岩隧道施工中的通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通风系统配置,提升施工安全性。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推动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总体来看,《硬岩隧道爆破施工压人式通风CO传播规律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论文。通过对CO传播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丰富了隧道通风领域的理论体系,也为实际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