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激电中梯测量在西藏改则县地堡那木岗金铜矿的运用》是一篇探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西藏地区金铜矿找矿中的应用的论文。该论文针对西藏改则县地堡那木岗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特点,结合激电中梯测量技术,分析了其在该区域矿产勘探中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通过研究,作者旨在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矿产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气候恶劣,使得传统的地质勘探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因此,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成为提高找矿效率的重要途径。激电中梯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探测地下电阻率变化,从而发现隐伏矿体或异常地质构造。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讨激电中梯测量在地堡那木岗金铜矿勘探中的具体应用。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的基本地质情况。地堡那木岗位于西藏改则县境内,属于冈底斯成矿带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金铜矿成矿条件。区域内发育多条断裂构造,且存在较多的火山岩和侵入岩体,这些地质特征为金铜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境。然而,由于地表覆盖较厚,传统地质填图难以全面揭示地下矿体分布,因此需要借助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辅助探测。
在方法选择方面,作者认为激电中梯测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矿产勘探。激电中梯测量通过在地表布置发射电极和接收电极,利用人工电流场激发地下介质的二次场,从而获取地下电阻率分布信息。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导电性较强的矿体,如金属硫化物矿化带,对于金铜矿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详细描述了激电中梯测量在地堡那木岗矿区的具体实施过程。研究团队在矿区布设了多个测线,测线方向与主要构造走向一致,以最大限度地捕捉地质异常信息。同时,为了提高数据精度,采用了高密度观测系统,并结合地形校正和数据反演处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成功识别出多个具有潜在矿化的异常区。
在数据分析和成果解释方面,论文展示了激电中梯测量数据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对比结果。通过对电阻率异常的分析,结合已知矿体的位置和性质,研究人员认为部分异常区可能与金铜矿化有关。此外,一些低阻异常带被推测为可能存在磁铁矿或其他金属矿物富集区。这些发现为后续的钻探验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论文还讨论了激电中梯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包括高效、低成本、适应性强等,特别适合在偏远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开展工作。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浅部矿体的探测能力较强,而对深部矿体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此外,受地表电阻率变化和电磁干扰的影响,数据解释仍需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最后,论文总结了激电中梯测量在西藏改则县地堡那木岗金铜矿勘探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作者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多方法联合勘探,如结合地面瞬变电磁法、重力测量等,以提高勘探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应加强对矿区地质特征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异常的成因,提升找矿效果。
综上所述,《激电中梯测量在西藏改则县地堡那木岗金铜矿的运用》一文不仅为该地区的矿产勘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随着西藏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激电中梯测量等先进地球物理技术将在未来的矿产勘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