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建筑
  • 我国严寒地区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

    我国严寒地区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
    严寒地区夏季建筑物类型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
    12 浏览2025-07-19 更新pdf2.23MB 共11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我国严寒地区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是一篇探讨我国严寒地区夏季建筑室内与室外颗粒物浓度关系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针对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夏季期间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论文的研究背景源于我国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密度增加,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大,而夏季由于气温较低,通风条件较差,使得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研究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采用实地监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我国北方多个典型严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住宅、办公建筑、学校等不同类型建筑。研究过程中,通过安装高精度的颗粒物监测设备,对建筑内外的PM2.5和PM10等颗粒物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结合气象数据、建筑结构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严寒地区,建筑内部的颗粒物浓度普遍高于室外,尤其是在密闭性较强的建筑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夏季虽然气温较低,但建筑内部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物来源,如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室内活动产生的颗粒物等。此外,建筑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室内外颗粒物的交换过程。

    论文还发现,不同类型建筑的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住宅建筑由于人员活动频繁,室内颗粒物浓度波动较大,而办公建筑由于人员相对固定,其室内颗粒物浓度变化较为稳定。学校建筑则受学生流动影响较大,颗粒物浓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研究进一步指出,建筑的通风方式和门窗开启情况是影响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重要因素。在夏季,合理利用自然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颗粒物浓度,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然而,如果室外空气污染较重,过度通风反而会增加室内污染物的输入,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策略。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建筑围护结构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具有良好隔热和密封性能的建筑能够有效减少室外颗粒物进入室内,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然而,这也可能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增加室内污染物的积累风险,因此需要在节能与通风之间找到平衡点。

    该研究对于我国严寒地区建筑的设计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方面,研究结果为建筑通风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建筑内部空气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

    同时,论文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进一步研究不同季节条件下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的变化规律,以及探索新型空气净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环境科学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我国严寒地区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通过对多种建筑类型和环境因素的分析,揭示了严寒地区夏季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关系,为改善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封面预览

    我国严寒地区夏季不同类型建筑物室内外颗粒物相关性研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我国东部地区酸雨发展趋势研究

    无锡地铁控制中心空调室外机组夏季安装环境热分析及应用

    模拟鄱阳湖乐安河段夏季水位变化对水蓼光合荧光等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夏季工况能效测评与效益分析

    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夏季自然通风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分析

    沈阳20142018年夏季重污染天气统计和后向轨迹分析

    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浙江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和生态位

    潍坊市潍城区夏季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石家庄城区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祁连山北坡夏季晴天气溶胶粒子变化特征分析

    自动驾驶汽车事故与ACC测试相关性分析

    苏州地铁2号线屏蔽门制式夏季地铁隧道气温测试及规律研究

    西安市夏季臭氧变化特征分析

    郑州市夏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重庆市夏季臭氧污染特征及传输分析

    2005年夏季数值模式对华中地区降水预报的评估分析

    2013年夏季辽东湾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评价

    2013年春夏季厦门市碳气溶胶的组成及来源特征

    2018年长江中游夏季C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试验

    BIM技术在东北严寒地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牡丹江市B型保税物流中心项目为例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