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御道口盆地古地理演化及油页岩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是一篇关于中国北方重要油气盆地——御道口盆地的地质研究论文。该论文系统分析了御道口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以及油页岩矿床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通过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等多学科方法,论文揭示了该地区油页岩资源的成因与潜力,为后续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御道口盆地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其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沉积地层和多种类型的油气资源。论文首先对御道口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其地理位置、构造单元划分以及主要的地层系统。通过对区域地质图件的分析,论文指出该盆地主要发育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其中侏罗系以陆相沉积为主,而白垩系则包含了湖泊相和河流相的沉积物。
在古地理演化方面,论文重点探讨了御道口盆地从早侏罗世到晚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早侏罗世时期,该地区处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以湖泊和沼泽为主要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油页岩的形成。进入中侏罗世后,由于构造活动增强,盆地逐渐转变为山前坳陷,沉积环境趋于复杂化,湖泊相和河流相交替出现。到了晚白垩世,随着盆地的进一步沉降和气候变化,湖泊相沉积占据主导地位,为油页岩的富集创造了有利条件。
论文还详细分析了油页岩矿床的地质特征。通过对钻井岩心、露头样品和地球化学数据的综合研究,发现御道口盆地的油页岩主要赋存于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中,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良好的热演化程度。油页岩的类型以腐殖型和混合型为主,有机质来源主要包括陆源植物碎屑和水生生物残体。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油页岩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以及含油性,指出其具有较好的开采潜力。
在油页岩的形成机制方面,论文认为御道口盆地的油页岩主要受控于古地理环境和沉积作用。湖泊相沉积环境为有机质的大量堆积提供了良好条件,而后期的埋藏和热演化则促进了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同时,构造运动和地下水活动也对油页岩的分布和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论文指出,御道口盆地的油页岩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心或次级凹陷带。
论文还对御道口盆地的油页岩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根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勘探成果,推测该地区的油页岩资源量较大,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然而,由于目前的勘探程度有限,仍需进一步开展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资源评估工作。论文建议加强盆地内部的地震勘探、钻探取芯和地球化学分析,以提高对油页岩矿床的认识和开发效率。
综上所述,《御道口盆地古地理演化及油页岩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深化了对御道口盆地地质演化过程的理解,也为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御道口盆地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