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阳坪金矿浮选尾矿回收绢云母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是一篇关于矿物加工领域的专业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太阳坪金矿的浮选过程中,如何对浮选尾矿中的绢云母进行有效回收,并通过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价值。该论文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尾矿排放以及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太阳坪金矿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以金矿为主、伴生多种有用矿物的矿区。在传统的浮选工艺中,金矿石经过破碎、磨矿后进入浮选流程,主要目标是回收金矿物。然而,在浮选过程中,部分非金属矿物如绢云母也会随尾矿排出,造成资源浪费。这些尾矿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回收尾矿中的绢云母成为该矿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坪金矿的地质特征、矿石性质以及现有浮选工艺流程。通过对矿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组成研究,发现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绢云母,且其表面性质与金矿物存在差异,这为后续的回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论文还对浮选尾矿的粒度分布、品位变化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绢云母在尾矿中的赋存状态。
在试验研究部分,论文采用了一系列浮选试验方法,包括调整剂的选择、捕收剂的优化、浮选条件的控制等,以提高绢云母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调整药剂制度和浮选参数,可以显著提升绢云母的回收效率。此外,论文还对比了不同浮选工艺对绢云母回收的影响,得出最佳的浮选方案。
在生产实践中,论文结合试验结果,对太阳坪金矿的浮选系统进行了改造和优化。通过对浮选设备的改进和操作流程的调整,实现了绢云母的工业化回收。生产数据显示,经过优化后的浮选工艺,不仅提高了绢云母的回收率,还降低了单位能耗,提升了整体经济效益。
论文还对回收的绢云母进行了进一步的性能测试,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回收的绢云母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应用价值,可用于陶瓷、涂料、造纸等行业,为尾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尾矿回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和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浮选尾矿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论文建议采用环保型药剂和封闭式作业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论文强调了在尾矿处理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综上所述,《太阳坪金矿浮选尾矿回收绢云母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是一篇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研究论文。它不仅为太阳坪金矿的尾矿资源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也为其他类似矿山的尾矿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该论文展示了如何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尾矿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在矿业领域的应用价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