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软岩强度参数获取方法研究》是一篇探讨如何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来获取软岩强度参数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针对软岩在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系统的方法来准确评估软岩的强度特性。软岩因其低强度、高孔隙率和易变形等特性,在隧道工程、矿山开采以及地下空间开发中常常面临较大的稳定性问题。因此,准确获取软岩的强度参数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Hoek-Brown强度准则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背景。Hoek-Brown准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石工程领域的经验性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石材料的非线性破坏行为。相比于传统的Mohr-Coulomb准则,Hoek-Brown准则在处理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岩石破坏时更具优势。然而,由于软岩的特殊性质,直接应用Hoek-Brown准则可能会导致参数获取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软岩强度参数获取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实验室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结果,通过分析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立了适用于软岩的Hoek-Brown准则模型。研究过程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实验手段,包括三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和点荷载试验等,以获取软岩的基本力学参数。这些实验数据为后续的参数拟合和模型验证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在参数获取方面,论文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Hoek-Brown准则中的关键参数,如岩块强度指标(mi)、岩体质量指标(GSI)以及应力状态参数(σci)。通过对不同软岩样本的分析,研究者发现软岩的mi值通常较低,而GSI值则随着岩体完整性的变化而波动。此外,论文还讨论了不同应力条件下软岩的破坏模式,并指出在低围压情况下,软岩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而非脆性破坏。
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论文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Hoek-Brown准则模型计算得到的软岩强度参数与实际测试结果高度吻合,说明该方法在软岩强度参数获取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研究还发现,合理选择GSI和mi参数对提高模型预测精度至关重要,这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软岩强度参数获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例如,实验条件的不同、岩样取样的代表性以及测试设备的精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参数计算结果。因此,作者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结合多种测试方法,并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以提高参数获取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软岩强度参数获取方法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的论文。它不仅为软岩强度参数的获取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随着岩石力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测试技术的不断进步,软岩强度参数的获取方法将更加精确和高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各类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项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