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常州某饮用水厂(DWTP)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分布与去除》是一篇研究饮用水中药物和个人护理品污染状况及其处理技术的论文。该研究聚焦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的一家典型饮用水处理厂,旨在分析PPCPs在进水和出水中的浓度分布情况,并评估现有处理工艺对这些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PPCPs是指药物(如抗生素、激素等)和个人护理产品(如香料、防晒霜、洗发水等)的总称,它们广泛应用于医疗、农业和日常生活领域。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潜在毒性,它们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水体中,PPCPs的残留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研究通过采集常州某饮用水厂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多种PPCPs进行了检测。研究共检测了20种常见的PPCPs,包括抗生素类、抗炎药、镇痛药、激素类和个人护理产品成分。结果表明,这些污染物在进水阶段普遍存在,其中某些化合物的浓度较高,显示出较高的环境风险。
在进水阶段,研究发现部分PPCPs的浓度达到了微克每升(μg/L)级别,例如某些抗生素和激素类物质。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医院废水和农业排放。此外,研究还发现PPCPs的种类和浓度在不同季节有所变化,这可能与人们的用药习惯、气候条件以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有关。
针对饮用水厂的处理工艺,研究评估了常规处理流程对PPCPs的去除效果。常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步骤。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工艺对部分PPCPs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但对某些难降解或亲水性的化合物去除效果有限。例如,某些抗生素和激素类物质在经过常规处理后仍保留在出水中。
为了提高PPCPs的去除效率,研究还探讨了高级氧化技术(AOPs)的应用潜力。AOPs通过产生高活性的自由基来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够有效去除PPCPs。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条件下,AOPs可以显著降低PPCPs的浓度,甚至达到接近完全去除的效果。然而,该技术的成本较高,且可能产生副产物,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优化。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PPCPs在饮用水厂各处理单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结果表明,PPCPs在混凝和沉淀阶段的去除率较低,而在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等环节中表现出较好的去除效果。这说明,改进现有处理工艺或引入新的处理技术是提高PPCPs去除效率的关键。
论文最后提出了针对PPCPs污染的管理建议。首先,应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及时掌握PPCPs的污染动态。其次,应优化饮用水处理工艺,结合常规处理和高级氧化技术,以提高对PPCPs的去除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公众教育,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源头上控制PPCPs的排放。
总体而言,《中国常州某饮用水厂(DWTP)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分布与去除》这篇论文为理解饮用水中PPCPs的污染现状和治理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随着人们对水质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更高效、经济和环保的处理技术,以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