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虑混凝土弹塑性的植入式GFRP封装FBG传感器应变传递分析》是一篇研究新型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在混凝土结构中应用的论文。该论文主要探讨了在混凝土发生弹塑性变形时,植入式G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封装的FBG传感器的应变传递特性。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FBG传感器在复杂受力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随着土木工程领域对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重视,光纤光栅传感器因其高精度、抗电磁干扰和长期稳定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应变监测中。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混凝土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弹塑性变形,这种变形会对传感器的应变传递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如何准确评估FBG传感器在混凝土弹塑性阶段的应变传递行为,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混凝土弹塑性特性的应变传递模型。该模型基于混凝土的本构关系,结合GFRP封装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立了FBG传感器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变传递方程。通过引入弹性模量和塑性应变的影响因素,模型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实际工况下的应变传递过程。
在数值模拟部分,作者采用了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GFRP封装层和FBG传感器的三维模型,并施加不同等级的荷载,模拟混凝土从弹性阶段到塑性阶段的变形过程。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应变响应数据,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当混凝土进入塑性阶段后,FBG传感器的应变输出与实际混凝土应变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GFRP封装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发生变化所致。
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作者还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采用标准混凝土试件,嵌入GFRP封装的FBG传感器,并通过加载设备施加不同的荷载,记录FBG传感器的波长变化,从而计算出应变值。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GFRP封装层厚度、材料性能以及界面粘结强度等因素对应变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较厚的GFRP封装层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对FBG传感器的干扰,但同时也可能降低应变传递的灵敏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植入式FBG传感器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考虑混凝土的弹塑性特性,能够更准确地预测FBG传感器的应变输出,提高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这对于提升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考虑混凝土弹塑性的植入式GFRP封装FBG传感器应变传递分析》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的研究论文。它不仅深化了对FBG传感器在复杂材料环境中工作机理的理解,也为未来智能结构监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