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漏点识别及漏失参数评价》是一篇关于石油工程领域中井下漏失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旨在通过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hotoelectric Absorption Index, PEI)这一地质参数,对井下可能存在的漏点进行识别,并进一步评估漏失参数,为油气田开发中的防漏与堵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石油钻井和完井过程中,井下漏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不仅会导致钻井液损失,还可能引发井壁坍塌、地层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识别漏点并评估漏失参数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提高钻井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漏失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压力测试、流量监测和地质录井数据,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不高、实时性差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新方法。光电吸收截面指数是反映地层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其值受岩石类型、含油饱和度等因素影响。通过对测井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PEI的变化趋势,从而判断地层是否存在异常区域,即可能的漏点位置。
论文首先介绍了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测井数据中的应用,然后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PEI数据构建漏点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PEI曲线的突变点,结合其他测井参数如密度、中子孔隙度等,实现对漏点的定位。同时,论文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漏失(如渗透性漏失、裂缝性漏失)对PEI的影响,为后续的漏失参数评价提供了基础。
在漏失参数评价方面,论文提出了一个定量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漏失区域的PEI变化幅度、持续时间以及与其他测井参数的相关性,计算出漏失量、漏失速度等关键参数。这些参数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漏失的严重程度,还能为后续的堵漏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论文选取了多个实际井段的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EI的漏点识别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漏失区域,且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可靠性。此外,漏失参数的计算结果也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井下漏失问题的识别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PEI模型,探索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漏失识别的智能化水平。
总之,《基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漏点识别及漏失参数评价》是一篇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它在推动石油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