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能源
  • 元素(M=FeMn)掺杂立方相BaTiO3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元素(M=FeMn)掺杂立方相BaTiO3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第一性原理计算元素掺杂BaTiO3立方相电子结构
    10 浏览2025-07-20 更新pdf7.48MB 共28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元素(M=FeMn)掺杂立方相BaTiO3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是一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材料学论文,主要探讨了在立方相BaTiO3中引入Fe和Mn两种过渡金属元素后,其结构、电子性质以及物理性能的变化。该研究对于理解掺杂对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功能性陶瓷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方面。

    论文首先介绍了BaTiO3的基本特性。BaTiO3是一种典型的铁电材料,具有优异的介电、压电和热电性能,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和储能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纯BaTiO3在常温下为立方相,不具备铁电性,只有在低温下才会发生相变形成四方或六方相。因此,如何通过掺杂手段改善其铁电性能成为研究热点。

    在本研究中,作者选择了Fe和Mn作为掺杂元素。这两种元素均为过渡金属,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特性。Fe的3d轨道电子数为6,而Mn的3d轨道电子数为5,它们的掺杂可能会影响BaTiO3的晶格结构、电子带隙以及磁性行为。此外,Fe和Mn的掺杂还可能引入新的能级,改变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学性质。

    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广义梯度近似(GGA)进行模拟。计算过程中,作者构建了多种掺杂浓度下的BaTiO3模型,并通过优化晶格参数、计算总能量、态密度(DOS)以及能带结构等手段,分析了Fe和Mn掺杂后的材料性质。

    结果表明,Fe和Mn的掺杂对BaTiO3的晶体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晶格常数略有变化,这可能是由于掺杂原子与基体原子之间的尺寸差异引起的。此外,掺杂后的材料表现出一定的磁性特征,尤其是Fe掺杂体系显示出更强的磁性响应,这可能与Fe的未填满3d轨道有关。

    在电子结构方面,Fe和Mn的掺杂显著改变了BaTiO3的能带结构。Fe掺杂导致价带顶附近出现新的能级,而Mn掺杂则使得导带底的能量有所降低。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导电性和光吸收特性。同时,掺杂后材料的带隙宽度也发生了变化,Fe掺杂使带隙略微减小,而Mn掺杂则对其影响较小。

    此外,研究还分析了掺杂后的BaTiO3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和体积模量。结果显示,Fe和Mn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和刚度,这可能是因为掺杂原子与周围原子之间形成了更强的化学键。这一发现对于设计高强度、高稳定性的功能材料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元素(M=FeMn)掺杂立方相BaTiO3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通过系统的计算分析,揭示了Fe和Mn掺杂对BaTiO3结构、电子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掺杂机制,也为未来高性能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计算材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 封面预览

    元素(M=FeMn)掺杂立方相BaTiO3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元素分析-稳定同位素比质谱联用仪日常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原子取代对SmFe12型化合物磁矩和形成能的影响第一性原理研究

    合金元素对bcc-CuNiAl共析出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氧空位碘酸氧铋增强光催化性能研究

    基于电子结构理论的微合金Q355B热轧钢力学性能预测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BaTiO3-xBi(Ni0.5Zr0.5)O3陶瓷的介电和阻抗性能

    钨钼合金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高镍正极材料的稳定改性方法研究综述

    斯石英及CaCl2型石英中硅扩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对下地幔散射体的影响

    (BiFeO3)1-x-(BaTiO3)x固溶薄膜中增强的光伏效应

    BaZrxTi1-xO3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CaO结构表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CO2在CaO表面吸附第一性原理计算

    S、F共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电子结构

    TiC对过共晶Fe-Cr-C堆焊合金中初生M7C3碳化物的细化作用实验研究与第一性原理计算

    TMAl(TM=Ir、Ru和Os)金属间化合物高压下力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二维材料的表界面边界效应及应变效应

    从废BaTiO3Ni复合材料中回收镍的实验研究

    分子氧活化反应机理的光谱学和计算研究

    第一性原理计算在可靠性物理中的应用

    第一性原理计算含水瓦茨利石高温高压弹性制约地幔过渡带顶部含水量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