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能源
  • 一维MoSe2@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一维MoSe2@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MoSe2碳包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维结构
    11 浏览2025-07-20 更新pdf3.46MB 共5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一维MoSe2@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是一篇关于新型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学术论文,该研究聚焦于开发具有高容量、良好循环稳定性和优异倍率性能的负极材料。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需求的不断增长,锂离子电池虽然在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其资源有限且成本较高,因此,寻找替代性的储能体系成为研究热点。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将一维二硒化钼(MoSe2)与碳材料(C)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复合结构——MoSe2@C。这种材料的设计理念是利用MoSe2的高理论比容量以及碳材料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MoSe2作为一种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储钠能力,而碳材料则能够有效缓解充放电过程中材料的体积膨胀,提高结构稳定性。

    研究人员通过水热法和后续的高温碳化处理制备了MoSe2@C复合材料。水热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料的形貌和尺寸,使其形成一维纳米线结构,而碳化处理则在MoSe2表面包覆一层均匀的碳层,形成核壳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还提高了其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MoSe2@C复合材料在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547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仍保持约86%的初始容量,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在较高的电流密度(1 A/g)下,其比容量仍能维持在398 mAh/g,说明该材料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

    为了进一步分析MoSe2@C材料的储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手段。结果表明,在充放电过程中,MoSe2与Na+发生可逆的合金化反应,生成Na2Se和Mo,而在充电过程中又会重新转化为MoSe2。同时,碳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MoSe2的体积膨胀,避免了材料的粉化和脱落,从而提高了循环寿命。

    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原位XRD技术对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实时监测。结果显示,在充放电过程中,MoSe2的晶格参数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其发生了明显的体积膨胀和收缩。然而,由于碳层的包裹作用,这种体积变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得材料在多次循环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结构完整性。

    综上所述,《一维MoSe2@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该研究不仅展示了MoSe2@C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类材料有望在未来的能源存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封面预览

    一维MoSe2@C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一起220kV主变引线折弯过大造成的跳闸故障

    不同杂原子掺杂钛酸钠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二氧化钛碳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

    二硫化钼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二维六方Mo2B2作为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低温钠离子电池有机正极与电解液的兼容性

    再谈4680电池——2023年第七届新型电池正负极材料技术国际论坛暨首届钠电池技术与市场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基于铋与醚类电解液耦合的钠离子电池

    基于高面容量锌溴液流电池的电堆结构及负极材料设计与优化

    天然鳞片石墨球化尾料的高性能负极材料制备及储锂特性研究

    孔结构对硬碳储钠性能影响研究进展

    提升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碳酸盐负极材料性能的策略总结

    提高硬碳材料钠离子电池首次库仑效率的研究进展

    无机双盐水系钠离子电解质的设计及低温性能研究

    普鲁士蓝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导电性研究进展

    有机羰基钠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构造凹陷的硅碳颗粒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

    液相预锂制备高首次库仑效率硅基负极材料

    炼厂结构调整生产负极材料全流程建模优化研究

    生物质衍生碳基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硅-石墨化无定形碳复合负极的制备及性能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