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早期尾矿后期筑坝研究成果及其推广》是一篇探讨我国在尾矿处理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论文。该论文系统总结了我国在尾矿后期筑坝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推广价值和实际应用效果。随着我国矿业的快速发展,尾矿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尾矿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论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尾矿处理的历史背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的矿业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尾矿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多数矿山采用简单的堆存方式,导致大量尾矿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入80年代后,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尾矿处理开始受到重视,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始探索尾矿资源化利用的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后期筑坝技术逐渐成为尾矿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后期筑坝是指在原有尾矿库的基础上进行加高、加固或改造,以提高其储容量和安全性。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延长尾矿库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新的土地占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论文详细介绍了后期筑坝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以及施工工艺。
论文指出,我国早期的尾矿后期筑坝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阶段。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和工程实践,研究人员逐步掌握了尾矿筑坝的关键技术,如尾矿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坝体稳定性分析、渗流控制等。同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尾矿特性,提出了多种适应性较强的筑坝方案。
在技术推广方面,论文强调了后期筑坝技术的应用价值。由于我国许多老矿区的尾矿库已接近设计容量,后期筑坝技术为这些矿区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尾矿处理方式相结合,如尾矿回填、尾矿制砖等,形成综合性的尾矿治理模式。论文通过多个成功案例,展示了后期筑坝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论文还分析了后期筑坝技术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对新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资金投入有限等。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研投入、开展技术培训等,以推动后期筑坝技术的广泛应用。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后期筑坝技术与绿色矿山建设的关系。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而后期筑坝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利用尾矿资源,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升矿山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我国早期尾矿后期筑坝研究成果及其推广》是一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它不仅系统梳理了我国在尾矿后期筑坝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为未来的技术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不断加深,后期筑坝技术将在未来的尾矿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