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應用時域反射技術於萬山大規模崩塌地之邊坡滑動監測》是一篇探討如何利用時域反射技術(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TDR)來監測邊坡滑動現象的學術論文。該研究聚焦於台灣萬山地區,這是一個因地質條件複雜與氣候因素影響而頻繁發生崩塌的區域。論文旨在透過TDR技術,提供一種非破壞性、高精度且可即時監測的方法,以協助相關單位進行邊坡穩定性評估與災害預防。
TDR技術是一種基於電磁波傳播原理的測量方法,主要應用於土壤含水量、地下水位及結構物內部缺陷的檢測。在邊坡監測中,TDR通過發射短脈衝電磁波並分析其反射訊號,來判斷邊坡內部的水分變化與結構異常。這種技術具有高靈敏度、實時監測能力以及對環境干擾較小的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與地質災害防治領域。
萬山地區位於台灣東部,地質構造複雜,岩石風化嚴重,加上強降雨與地震活動頻繁,使得該地區成為一個典型的邊坡災害易發區。過去曾多次發生大規模崩塌事件,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因此,如何有效監測邊坡穩定性,成為地方政府與學界關注的重點。
本文首先介紹了萬山地區的地質與氣候特徵,說明該地區邊坡災害的成因與歷史案例。接著詳細說明TDR技術的原理與操作方式,包括電極布置、訊號傳送與接收裝置的設計,以及數據處理與解析方法。研究團隊在萬山地區選取多個具代表性的邊坡點進行長期監測,並結合氣象資料與現場觀測結果,驗證TDR技術的可行性與準確性。
研究結果顯示,TDR技術能夠有效地捕捉到邊坡內部水分變化的趨勢,進而預測可能的滑動風險。例如,在連續降雨期間,邊坡內部的含水量顯著增加,導致土壤重量上升,降低邊坡的抗剪強度,進而提高滑動的可能性。TDR數據與現場監測結果高度吻合,證明該技術在邊坡監測中的可靠性。
此外,論文還探討了TDR技術在不同土壤類型與深度下的適用性。研究發現,TDR在砂質土壤中表現良好,但在黏土含量較高的區域,由於電導率較高,會影響訊號的傳輸與解析。因此,研究建議在實際應用時需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調整電極間距與訊號頻率,以提高監測精度。
除了技術層面的探討,論文也提出未來的研究方向與改進建議。例如,可以結合其他感測技術如傾斜儀、GPS與衛星遙測,建立多維度的邊坡監測系統,以提升預警的準確性與全面性。同時,研究團隊建議加強邊坡監測數據的長期積累與分析,以便建立更完善的邊坡穩定性模型。
總體而言,《應用時域反射技術於萬山大規模崩塌地之邊坡滑動監測》是一篇具有實用價值與理論深度的論文,不僅為萬山地區的邊坡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其他類似地理環境的地區提供了可參考的監測方法。透過TDR技術的應用,邊坡災害的預防與應對將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有助於降低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