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利用10m高度风速推算风机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由王志春撰写的一篇学术论文,该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10米高度的风速数据来估算风机轮毂高度处的平均风功率密度。文章旨在为风电场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风能资源评估中,风功率密度是一个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实际测量设备的成本较高,通常只能获取到一定高度(如10米)的风速数据。而风机轮毂高度往往高于10米,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模型来将低层风速数据转换为高层风功率密度。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速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指出风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地面摩擦的影响逐渐减小。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利用10米高度风速数据推算更高高度风功率密度的方法,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论文中,作者采用了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指数模型假设风速随高度呈指数增长,而对数模型则考虑了地表粗糙度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对数模型在某些情况下更为准确,尤其是在地形复杂或风向变化较大的区域。
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段内风速的变化特性,指出风速的季节性波动会对风功率密度的计算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长期观测数据,以提高预测精度。
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作者选取了多个风电场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10米风速数据推算风机轮毂高度的风功率密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满足风电项目前期规划的需求。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风能资源评估、风电场选址以及风力发电机选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工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实用的工具。
总体来看,《利用10m高度风速推算风机轮毂高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论文,其内容详实、结构清晰,对推动我国风能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