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徐深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现状及攻关方向》是一篇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开发中关键问题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主要围绕徐深气田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排水采气技术难题,分析了当前的技术应用情况,并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徐深气田位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资源基地之一,其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尤其在气井生产过程中,积液问题严重,影响了气井的产能和使用寿命。
在徐深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排水采气技术是保障气井持续稳定生产的关键环节。由于气井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地层水、凝析水等液体不断积聚,导致气流受阻,气井产量下降,甚至出现停产现象。因此,如何有效排出井内积液,提高气井的采气效率,成为徐深气田开发中的重要课题。目前,徐深气田已采用多种排水采气技术,如气举排水、电潜泵排水、柱塞气举、泡沫排水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气井积液问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论文首先对徐深气田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气田的构造背景、储层性质以及流体特性,为后续排水采气技术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接着,论文详细介绍了当前徐深气田使用的排水采气技术及其应用效果。例如,气举排水技术适用于高产气井,能够快速排出井内积液,但能耗较高;电潜泵排水技术适用于低产气井,具有较高的排液效率,但设备投资大,维护成本高;柱塞气举技术则适用于气液比低、压力较低的气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此外,论文还对泡沫排水技术进行了探讨,该技术通过注入起泡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更容易随气体上升排出井口,适用于低渗透气井和低压气井。然而,泡沫排水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起泡剂稳定性差、成本较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
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徐深气田排水采气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部分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适用性较差,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其次,部分技术的运行成本较高,难以满足经济性要求;再次,技术集成度不高,缺乏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制约了徐深气田的高效开发,亟需进行技术攻关。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徐深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的攻关方向。首先,应加强多相流模拟研究,提高对气井积液机理的认识,为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应研发新型排水设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适应性,降低成本。第三,应推动技术集成,结合多种排水方式,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提高整体排水效率。第四,应加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气井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最后,论文指出,徐深气田排水采气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气田的经济效益,也对我国天然气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排水采气技术水平,为徐深气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