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应用QEMSCAN方法定量表征细粒沉积岩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岩为例》是一篇研究细粒沉积岩矿物组成和孔隙分布的论文,该研究利用了QEMSCAN(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aterial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的细粒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该研究旨在通过先进的显微成像与成分分析技术,提高对细粒沉积岩内部结构的认识,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细粒沉积岩通常由黏土矿物、石英、长石等颗粒组成,其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对储层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细粒沉积岩的矿物颗粒细小且分布复杂,传统的实验方法难以准确地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因此,QEMSCAN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QEMSCAN结合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S),能够在微观尺度上对矿物进行识别和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沉积岩矿物组成的精确表征。
在本文中,研究者选取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的细粒沉积岩样品,采用QEMSCAN技术对其矿物组成和孔隙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样品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元素成分分析,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出主要的矿物类型,包括石英、长石、云母、黏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矿物等,并计算它们的相对含量。此外,QEMSCAN还能够检测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孔隙结构,为研究沉积岩的储集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其中石英含量较高,而长石和云母则相对较少。同时,研究还发现,黏土矿物在岩石中占据了较大的体积比例,这可能对岩石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孔隙分布的研究显示,细粒沉积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孔隙,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其中次生孔隙主要由溶蚀作用形成,对储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不仅验证了QEMSCAN技术在细粒沉积岩研究中的有效性,还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沉积岩研究提供了参考。通过QEMSCAN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和孔隙结构,从而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该研究也为后续的沉积学、岩石学和储层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综上所述,《应用QEMSCAN方法定量表征细粒沉积岩矿物组成及孔隙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细粒沉积岩为例》这篇论文通过先进的显微成像与成分分析技术,对细粒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和孔隙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该研究不仅提高了对细粒沉积岩内部结构的认识,也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