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十一届“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17年会”上的致辞》是一篇重要的技术交流论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在2017年举办的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年会上发表。该论文以致辞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在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超超临界机组是当前火力发电领域中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其通过提高蒸汽温度和压力,显著提升了发电效率,同时降低了单位发电的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随着全球对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超超临界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年会的召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篇致辞则为与会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视角和政策导向。
致辞首先回顾了我国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引进吸收,到自主研发,再到目前的规模化应用,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高温材料、锅炉设计、汽轮机制造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部分技术指标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接着,致辞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在高参数设备的可靠性、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超超临界机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时,对材料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现更低的排放,也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致辞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和建议。首先,应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特别是在高温材料、热力系统优化、智能控制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应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再次,应完善标准体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和管理机制,确保超超临界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此外,致辞还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超超临界机组作为高效清洁的火电技术,应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运行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同时,应积极探索超超临界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路径,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致辞呼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推动我国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政策支持,全面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