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化工
  • 一种氰根诱发的氢键破坏的去质子机理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荧光检测CN-

    一种氰根诱发的氢键破坏的去质子机理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荧光检测CN-
    氰根检测氢键破坏去质子机理丙硫酮酰腙双柱[5]芳烃
    10 浏览2025-07-17 更新pdf0.9MMB 共1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一种氰根诱发的氢键破坏的去质子机理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荧光检测CN-》是一篇关于新型荧光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于开发一种能够高效、灵敏地检测氰化物(CN-)的荧光探针,其核心材料是基于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结构。通过分析氰根离子对氢键体系的影响,研究者揭示了这一探针在检测CN-时的独特反应机制。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农药残留和某些化学试剂中。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CN-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色谱法、电化学法等虽然精度高,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而荧光检测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响应快、操作简便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在本研究中,作者选择双柱[5]芳烃作为主体分子,并对其进行丙硫酮酰腙功能化修饰。双柱[5]芳烃是一种由五元环组成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空腔结构和较强的分子识别能力。通过引入丙硫酮酰腙基团,可以增强其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传感性能。

    丙硫酮酰腙是一种含有硫醇基和酰腙基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和反应活性。在本研究中,丙硫酮酰腙被固定在双柱[5]芳烃的表面,形成了一种具有特定识别位点的荧光探针。当CN-进入体系后,会与丙硫酮酰腙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氢键的破坏,进而引发探针的结构变化。

    研究发现,在没有CN-的情况下,探针处于稳定的构型,荧光信号较为微弱。而当CN-加入后,由于其强亲核性,能够与丙硫酮酰腙中的氮原子发生反应,破坏原有的氢键网络。这种结构变化引起了探针分子的构象改变,使得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从而实现了对CN-的可视化检测。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该探针对CN-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即使在存在其他阴离子(如Cl-、Br-、I-、NO3-等)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区分CN-并给出明显的荧光信号变化。这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实际检测。

    此外,研究还探讨了探针的检测限和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该探针对CN-的检测限可达到0.1 μM以下,响应时间仅需几秒钟,显示出极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能力。这些特性使得该探针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验证探针的机理,研究者还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表明,CN-与丙硫酮酰腙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来源于静电效应和氢键作用。同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结果也支持了上述机理,证明了CN-诱导的氢键破坏和去质子过程确实发生了。

    综上所述,《一种氰根诱发的氢键破坏的去质子机理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荧光检测CN-》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荧光检测策略,利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作为探针,成功实现了对CN-的高效检测。该研究不仅丰富了荧光传感领域的理论基础,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 封面预览

    一种氰根诱发的氢键破坏的去质子机理用丙硫酮酰腙功能化的双柱[5]芳烃荧光检测CN-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一种氟橡胶聚合釜温度控制方案的应用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