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面向MBSE的小卫星机热协同仿真云平台》是一篇探讨如何利用模型驱动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构建小卫星机电热协同仿真的云平台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针对当前小卫星设计中机电热耦合问题复杂、传统仿真手段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协同仿真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学科仿真工具,实现对小卫星在复杂环境下的机电热行为进行高效、精确的模拟,为小卫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小卫星因其成本低、研发周期短、部署灵活等优势,在遥感、通信、导航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小卫星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复杂的机电热耦合问题,如电子设备发热导致的温度分布不均、结构变形以及热应力对机械性能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小卫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因此,研究一种高效的机电热协同仿真方法,成为小卫星设计中的关键课题。
传统的机电热仿真方法通常采用分步仿真或独立仿真的方式,难以准确反映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仿真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难以满足快速迭代设计的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BSE的小卫星机热协同仿真云平台,旨在通过统一的模型框架和高效的计算资源调度,实现机电热多物理场的协同仿真。
该云平台的核心思想是将MBSE方法引入到小卫星的仿真过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系统模型,实现机电热各子系统的集成与协同。MBSE强调以模型为核心,通过结构化、可重用的系统模型,提高设计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在本平台中,机电热模型被统一建模,并通过接口定义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从而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该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提供弹性计算资源和分布式仿真能力。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快速部署仿真任务,根据需求动态分配计算资源,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此外,云平台还支持多用户协作,使得不同团队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协同设计与仿真,提升整体研发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该平台已经成功应用于多个小卫星项目中。通过对典型小卫星的机电热耦合分析,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准确预测小卫星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分布、结构变形和热应力情况,为设计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该平台还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以与现有的仿真工具和设计软件进行集成,形成完整的系统仿真环境。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该平台还可以进一步融合智能算法,实现自动化仿真和优化,为小卫星设计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综上所述,《面向MBSE的小卫星机热协同仿真云平台》论文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机电热协同仿真方法,通过MBSE和云计算的结合,解决了小卫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该平台不仅提高了仿真效率和精度,也为小卫星的智能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