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闽人祝穆〈方舆胜览〉的著述旨趣及其编纂特点》是一篇探讨宋代地方志类文献的重要论文。该文通过对祝穆所撰《方舆胜览》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这部地理著作的编纂目的、思想内涵以及其在古代地理文献中的独特地位。
祝穆是南宋时期的福建籍学者,他的《方舆胜览》是一部以全国地理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类著作。该书成书于南宋时期,内容涵盖了各地的山川、城郭、风物、人物、历史等内容,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和实用性。论文指出,祝穆撰写此书的动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他希望通过此书记录各地的地理信息,为后人提供参考,并推动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研究。
论文认为,《方舆胜览》的著述旨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录地理信息,二是传播文化知识,三是弘扬乡土情怀。祝穆在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还广泛收录了当地的历史典故、风俗习惯以及名人轶事,体现了他对地域文化的重视。此外,祝穆作为福建人,对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尤为关注,这使得《方舆胜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福建地区的特色。
在编纂特点方面,论文指出《方舆胜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首先,结构清晰,分类明确。全书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地区下又分为若干小节,分别介绍山川、城池、古迹、人物等,这种条理分明的编排方式有助于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其次,内容丰富,资料详实。祝穆在编纂过程中广泛搜集各类资料,包括正史、笔记、地方志、诗文等,使全书内容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备可读性。再次,语言优美,文采斐然。祝穆本人文学修养深厚,他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
此外,论文还指出,《方舆胜览》在编纂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南宋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人们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方舆胜览》正是适应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同时,该书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以及他们希望通过文献传承文化的思想倾向。
论文还提到,《方舆胜览》虽然是一部地理著作,但其内容并不仅限于地理本身,而是涉及历史、文学、民俗等多个领域,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这种综合性使该书成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世的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综上所述,《闽人祝穆〈方舆胜览〉的著述旨趣及其编纂特点》这篇论文通过对祝穆及其著作的深入分析,全面展示了《方舆胜览》在古代地理文献中的重要地位。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而且在编纂方法和内容组织上也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为后世的地方志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