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进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条块关系与行动逻辑--以浙江H市的地方实践为例》是一篇探讨基层社会治理中条块关系及其行动逻辑的学术论文。该论文以浙江省H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条”与“块”的互动关系以及其背后的行动逻辑。
在论文中,作者首先对“条块关系”进行了概念界定。“条”通常指垂直管理的职能部门,如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块”则是指地方政府及其下属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在基层治理中,“条”与“块”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既有协作也有冲突,这对基层治理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论文指出,在浙江H市的实践中,“条块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调整的特征。一方面,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基层治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条”与“块”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权责不对等,导致“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和矛盾。
通过对H市多个社区的实地调研,作者发现,基层治理中“条块关系”的运作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共享与协同治理,二是资源调配与政策执行,三是责任归属与绩效考核。这些逻辑在不同社区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出地方治理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条块关系”背后的行为逻辑。作者认为,基层治理中的各个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社区组织、居民等)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资源状况和制度环境,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这种行为逻辑不仅影响了治理效果,也决定了“条块关系”的实际运行状态。
在H市的实践中,一些创新性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H市建立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党组织的协调作用,推动“条”与“块”之间的合作。同时,H市还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治理效率。
论文进一步指出,虽然H市在基层治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基层干部对新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居民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治理的可持续性。
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条”与“块”的权责边界,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分工机制。其次,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升他们的政策执行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再次,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总体而言,《进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条块关系与行动逻辑--以浙江H市的地方实践为例》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论文。它不仅揭示了基层治理中“条块关系”的复杂性,也为今后的基层治理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