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环保
  • 绵阳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矿物成分初探

    绵阳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矿物成分初探
    PM2.5PM10变化特征矿物成分空气质量
    10 浏览2025-07-17 更新pdf0.78MB 共1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绵阳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矿物成分初探》是一篇关于绵阳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城市空气环境中PM2.5和PM10的浓度变化及其矿物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文章旨在揭示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在研究中,作者选取了绵阳市不同功能区的多个采样点,采集了PM2.5和PM10样品,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先进技术对颗粒物的形态和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阳市PM2.5和PM10的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差异。冬季由于气象条件不利,如逆温现象频繁、风速较小,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PM2.5和PM10浓度显著升高;而夏季则因降雨较多、风力较强,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

    此外,研究还发现,PM2.5和PM10的矿物成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各自的特点。主要矿物成分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等。其中,石英和长石是地壳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表明自然源对颗粒物的贡献较大;而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则可能来源于土壤扬尘或工业排放。研究还指出,部分颗粒物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如铅、镉和砷等,这些元素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通过对PM2.5和PM10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温度、湿度和风速对颗粒物浓度有显著影响。例如,温度升高通常会促进污染物的扩散,从而降低颗粒物浓度;而湿度增加则可能促进气溶胶的形成,提高颗粒物浓度。同时,风速的变化也会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和沉降过程,进而影响颗粒物的分布。

    研究还探讨了人为活动对PM2.5和PM10浓度的影响。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工业城市,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燃煤等活动增加了颗粒物的排放。特别是在冬季供暖期间,燃煤取暖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此外,城市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PM2.5和PM10的重要来源。

    论文还提出了一些治理建议。首先,应加强污染源控制,特别是对工业排放和建筑施工扬尘进行严格管理。其次,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燃煤污染。再次,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以吸附和滞留空气中的颗粒物。最后,建立和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掌握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总体而言,《绵阳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矿物成分初探》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和数据研究,全面揭示了绵阳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和成因,为今后的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也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封面预览

    绵阳市PM2.5和PM10变化特征及矿物成分初探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绵阳大观园现代城市商业游憩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绵阳市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排放来源研究

    绿色建材与室内空气质量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问题与讨论

    绿色植物与室内环境健康研究

    美国交通节能减排项目资金保障机制--缓解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改善项目(CMAQ)

    美国环保署环境空气PM2.5自动监测质控核查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辽宁省中部城市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污染特征研究

    近70年黄河流域水沙情势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进藏列车在不同海拔车厢空气质量变化与工作人员身体状况的调查报告

    连云港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鄱阳湖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初探

    露天采矿场粉尘污染及其防治

    静电干雾除尘技术在PM2.5粉尘治理中的应用

    面向场景理解的城市PM2.5时空精细模拟与服务

    一次典型沙雾霾混合重污染过程特征分析

    一款喷雾降尘车方案

    中国2019~2023年大气污染物预测研究

    中国PM2.5污染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

    中国城市环境宜居指数评价

    中国寒地城市哈尔滨PM2.5相PAHs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特性研究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