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预热器堵塞的治理》是一篇关于工业锅炉和发电设备中空气预热器运行问题的研究论文。该论文主要探讨了空气预热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堵塞现象,分析了其成因、影响以及有效的治理措施。空气预热器作为锅炉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通过回收烟气余热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然而,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硫化物和水分,在长期运行中容易在空气预热器内部形成积灰或结垢,导致通风阻力增加、传热效率下降,甚至引发设备故障。
论文首先对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空气预热器通常分为回转式和管式两种类型,其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因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燃煤电厂。然而,这种类型的空气预热器在运行过程中更容易受到飞灰沉积的影响,尤其是在低负荷运行或燃料含硫量较高的情况下,堵塞问题更为严重。
随后,论文详细分析了空气预热器堵塞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一是燃料燃烧产生的飞灰颗粒附着在受热面上,形成积灰层;二是烟气中的硫酸蒸汽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低温腐蚀和结垢;三是烟气湿度较高,使飞灰颗粒粘附性增强,进一步加剧堵塞现象。此外,空气预热器的设计不合理、运行参数控制不当以及维护保养不到位也会加剧堵塞问题。
论文还讨论了空气预热器堵塞带来的危害。首先,堵塞会显著降低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效率,使得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降低,影响燃烧效果,进而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其次,堵塞会导致烟气流通阻力增大,增加引风机的能耗,增加运行成本。更严重的是,堵塞可能导致局部过热,损坏受热面,甚至引发爆管等安全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首先是加强运行管理,合理控制锅炉负荷,避免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减少烟气中飞灰的沉积。同时,优化燃烧条件,降低燃料中的硫含量,减少硫酸蒸汽的生成,从而减轻低温腐蚀和结垢问题。其次,改进空气预热器的结构设计,如采用耐腐蚀材料、优化受热面布置方式,以减少飞灰的附着和沉积。
此外,论文强调了定期清灰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机械清灰、水洗或蒸汽吹灰等方式清除积灰,恢复空气预热器的正常功能。同时,建议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空气预热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堵塞问题。对于已经发生严重堵塞的情况,应采取停炉检修的方式进行彻底清理和维护。
论文最后总结指出,空气预热器堵塞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需要从设计、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堵塞问题,确保空气预热器的高效稳定运行,提升整个锅炉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