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學探究視頻共創學習活動與行動應用程式架構》是一篇探討如何利用數位科技提升科學教育質量的研究論文。該論文聚焦於科學探究教學中視頻共創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並提出一個結合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架構,以支持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行科學探索與知識建構。
論文首先指出傳統科學教育往往過於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了學生主動參與和探究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批判性思維能力。因此,作者主張採用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作為核心教學策略,鼓勵學生透過問題導向的方式,主動尋找資料、分析數據並得出結論。
為了促進這種學習方式,論文提出一種「視頻共創」(Video Co-creation)的學習活動。此活動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合作製作科學主題的視頻,過程中需要進行資料收集、腳本撰寫、拍攝與後製等步驟。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能提升他們的資訊處理與創造力。
在技術層面,論文進一步設計了一個行動應用程式架構,以支持視頻共創活動的進行。該架構包含多個功能模組,如視頻拍攝、剪輯、協作編輯、資料分享與學習反思等功能。這些功能透過行動裝置實現,使得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不受場地與時間的限制。
此外,論文強調應用程式設計應符合學習者的需求,例如提供簡易的操作介面、即時反饋機制與互動評估工具。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並提供適當的指導與支援。同時,系統也整合了雲端儲存與分享功能,使學生能夠輕鬆將作品上傳至學習平台,與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
研究方法部分,論文採用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對象為一所國中的科學課程學生,研究期間持續兩學期。在這段時間內,教師與研究團隊合作設計並實施視頻共創活動,同時透過問卷、訪談與觀察等方式收集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參與視頻共創活動後,對於科學學習的興趣顯著提升,且在科學探究能力方面也有明顯改善。學生表示,透過製作視頻,他們更深入理解科學概念,並學會如何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此外,行動應用程式的使用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動機。
論文最後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包括擴展應用程式功能、增加跨校合作機會以及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學習輔助效果。作者認為,隨著數位科技的不斷發展,科學教育應積極融入創新教學模式,以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體而言,《科學探究視頻共創學習活動與行動應用程式架構》為科學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策略與技術支持,展示了視頻共創與行動學習結合的可能性。這項研究不僅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也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參考的教學架構與實踐經驗。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