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精矿中钼量的研究》是一篇探讨如何利用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精确测定铜精矿中钼含量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针对铜精矿中钼元素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快速、准确且操作简便的检测手段,以满足实际生产与科研中的需求。
铜精矿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冶金和化工行业。其中,钼作为重要的合金元素,在提高钢材强度、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铜精矿中钼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铜精矿成分复杂,常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这给钼的测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传统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虽然精度较高,但设备昂贵、操作复杂,难以在基层实验室或现场应用。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经典的比色分析方法,因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中。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钼与硫氰酸盐形成有色络合物的特性,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钼的含量。论文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实验条件,包括显色剂的浓度、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以及干扰离子的消除方法等。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首先对铜精矿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包括溶解、过滤和稀释等步骤,以确保样品中的钼能够完全释放并进入溶液中。随后,将适量的硫氰酸盐加入样品溶液中,使钼与硫氰酸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通常在460 nm左右达到最大吸收峰。通过与标准溶液进行比对,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钼的含量。
论文还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例如选择合适的硫氰酸盐浓度,以避免过量导致颜色饱和或干扰;控制溶液的pH值,使其处于最佳显色范围;同时,通过加入掩蔽剂来消除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此外,论文还对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以及相对标准偏差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出限,较高的回收率(一般在95%~105%之间),以及较小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研究结果表明,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不仅适用于铜精矿中钼的测定,还可推广至其他金属矿石或合金材料中钼的分析。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中小型实验室或现场快速检测。
综上所述,《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精矿中钼量的研究》为铜精矿中钼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方法。该研究不仅丰富了金属元素分析的理论基础,也为实际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