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浅谈恩施地区顺层岩质滑坡与治理》是一篇探讨恩施地区地质灾害问题的学术论文,主要关注顺层岩质滑坡的成因、特征及防治措施。恩施地区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地形复杂,地表起伏较大,地质构造活动频繁,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域。该地区的顺层岩质滑坡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顺层岩质滑坡是指沿岩层层面发生滑动的岩质滑坡,其滑动面通常与岩层走向一致,受岩体结构和地质构造控制。在恩施地区,由于地层以沉积岩为主,如泥岩、砂岩和页岩等,这些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容易形成滑动面。此外,该地区的降水丰富,降雨量大,雨水渗透到岩层内部,降低了岩体的抗剪强度,从而诱发滑坡的发生。
论文首先分析了恩施地区顺层岩质滑坡的地质背景。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岩性特征的研究,作者指出,恩施地区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交汇地带,断裂发育,地壳运动活跃,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构造条件。同时,该地区的岩层倾向与坡向一致,使得岩体更容易沿层面滑动。此外,人类工程活动,如公路建设、采矿和开挖等,也加剧了滑坡的发生概率。
其次,论文详细描述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形成机制。滑坡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人为活动。在恩施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是滑坡的重要诱因之一。当雨水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时,岩体的孔隙水压力增大,使岩体内部的摩擦力减小,从而降低稳定性。此外,地震、暴雨等自然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引发滑坡。
论文还讨论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危害性。滑坡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和房屋,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在山区农村,滑坡往往造成农田被毁、水源污染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顺层岩质滑坡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恩施地区的实际情况,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首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雷达等手段对滑坡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提高预警能力。其次,采取工程措施,如设置挡土墙、排水沟和锚杆加固等,增强岩体的稳定性。此外,应注重生态治理,通过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改善地表环境,减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论文还强调了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滑坡治理不能只依赖单一手段,而应结合地质调查、工程治理、生态修复和公众教育等多种方式,形成系统的防灾减灾体系。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滑坡易发区的规划管理,避免在高风险区域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
总体而言,《浅谈恩施地区顺层岩质滑坡与治理》是一篇内容详实、结构清晰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恩施地区地质灾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对顺层岩质滑坡的深入分析,论文不仅揭示了其成因和危害,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对提高当地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