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玻璃改性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影响试验研究》是一篇探讨如何通过水玻璃改性技术提升再生粗骨料性能,进而改善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学术论文。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粗骨料重新用于新混凝土中,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降低环境污染。
论文首先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现状。再生粗骨料(RCA)是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后得到的材料,其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可以有效缓解天然骨料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由于再生粗骨料表面附着旧砂浆、孔隙率较高以及吸水性较强,导致其与新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较差,从而影响最终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尝试采用各种改性方法来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其中,水玻璃(硅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无机胶凝材料,因其良好的粘结性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的改性中。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水玻璃改性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的具体作用。
在实验设计方面,论文采用了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未改性和水玻璃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并将其用于制备不同配比的再生混凝土试件。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以及抗冻性指标,评估水玻璃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水玻璃改性能够显著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经过水玻璃处理后,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明显降低,表面致密性增强,这有助于提高其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粘结力。此外,水玻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填充再生粗骨料内部的微小孔隙,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缺陷,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实度。
在强度方面,研究发现,采用水玻璃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所制备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优于未改性再生混凝土。特别是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中,这种改进效果更为明显。这说明水玻璃改性技术对于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整体力学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于抗冻性,论文通过快速冻融循环试验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水玻璃改性后的再生混凝土在经历多次冻融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和强度下降幅度均小于未改性混凝土。这表明水玻璃改性能够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水玻璃改性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性影响试验研究》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水玻璃改性技术在提升再生混凝土性能方面的有效性。该研究不仅为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径。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