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来自蒙阴金伯利岩中磷灰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华北东部中元古代(1.6~1.3Ga)深部事件》是一篇关于中国华北地区地质演化的重要论文。该研究聚焦于蒙阴地区的金伯利岩,通过分析其中的磷灰石矿物,探讨了华北东部在中元古代时期(约16亿至13亿年前)发生的深部地质事件。这篇论文为理解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地幔物质组成以及大陆地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
金伯利岩是一种典型的超基性岩浆岩,通常与金刚石矿床有关。这类岩石的形成通常涉及地幔深处的物质上涌和快速冷却过程。因此,研究金伯利岩中的矿物成分和同位素年代可以揭示地幔的演化历史以及地壳-地幔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本研究中,作者选取了蒙阴地区的金伯利岩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中的磷灰石矿物。
磷灰石是一种常见的含钙磷酸盐矿物,在多种岩浆岩中广泛存在。它不仅能够记录岩浆的物理化学条件,还能够保存丰富的微量元素信息。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反映岩浆源区的性质以及岩浆演化的路径。因此,对磷灰石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是研究岩浆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作者采用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测定磷灰石的年龄。U-Pb测年方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适用于测定矿物的结晶年龄。通过这一方法,研究人员获得了蒙阴金伯利岩中磷灰石的精确年龄数据,从而确定了该岩浆事件发生的时间范围。
研究结果显示,蒙阴金伯利岩中的磷灰石U-Pb年龄集中在1.6到1.3 Ga之间,这表明该地区在中元古代时期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岩浆活动。这一时间范围与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此前的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在中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运动,包括地壳增生、碰撞造山以及地幔柱活动等。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磷灰石中的微量元素组成,包括稀土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这些元素的分布特征表明,该地区的金伯利岩可能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并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异作用。这种微量元素组成的变化反映了岩浆源区的不均一性和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复杂性。
通过对磷灰石的深入研究,本文进一步支持了华北东部在中元古代时期存在深部地幔活动的观点。这些深部事件可能与当时全球范围内的构造活动有关,如大陆裂解或碰撞造山。同时,这些事件也对华北克拉通的稳定性和后期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华北克拉通地质历史的认识,也为全球范围内中元古代地质事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结合同位素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方法,研究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重建过去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总之,《来自蒙阴金伯利岩中磷灰石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组成华北东部中元古代(1.6~1.3Ga)深部事件》是一篇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论文。它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华北东部在中元古代时期发生的深部地质事件,为理解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