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是一篇关于中国攀西地区特殊类型铁矿石选矿技术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针对攀西地区白马地区的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此类矿石的高效选铁工艺,为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攀西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钒钛磁铁矿产区,其矿石具有多金属共生、矿物组成复杂等特点。白马地区属于辉长岩型矿床,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钛铁矿和磁铁矿,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钒元素。由于矿石品位较低,传统选矿方法难以有效回收其中的铁元素,因此需要开发新的选矿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首先对白马地区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地质特征、矿石性质及矿物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矿石中的主要矿物进行了鉴定,明确了磁铁矿、钛铁矿以及脉石矿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铁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部分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其他矿物中,增加了选矿难度。
在选矿试验方面,论文采用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选矿方法,包括破碎、磨矿、磁选、浮选等工艺流程。通过对不同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选矿参数。研究发现,适当的磨矿细度能够提高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从而提高磁选回收率。同时,针对钛铁矿的回收问题,论文还探讨了浮选工艺的应用,通过添加合适的捕收剂和调整pH值,提高了钛铁矿的回收效率。
此外,论文还对选矿产品的质量进行了评估,包括铁精矿的品位、回收率以及杂质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化后的选矿工艺下,铁精矿的品位可达到50%以上,回收率也显著提升。同时,钛铁矿的回收率也得到了改善,为后续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有效选别,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减少了尾矿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区的选矿工艺设计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论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认为在进一步优化选矿工艺的同时,应加强对矿石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研究,尤其是钒元素的提取与利用。此外,建议结合现代选矿技术,如智能选矿、绿色选矿等,提高选矿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和环保性能。
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马辉长岩型超低品位钒钛磁铁矿选铁试验研究》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科研论文。它不仅为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矿石的选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