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致密敏感性气藏水敏伤害评价》是一篇关于天然气储层开发中水敏伤害问题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针对我国近年来大规模开发的致密气藏,深入探讨了水敏伤害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评价方法。随着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致密气藏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发潜力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致密气藏的孔隙结构复杂、渗透率低,且储层矿物成分多样,使得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敏伤害的影响,从而降低气井产能和开发效率。
论文首先对致密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与常规气藏的区别。致密气藏通常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储层岩石多为砂岩或碳酸盐岩,且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如蒙脱石、伊利石等。这些矿物在接触外来流体(如压裂液、注入水)时,容易发生膨胀、分散或迁移,进而堵塞孔隙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水敏伤害。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水敏伤害的形成机理。水敏伤害主要由黏土矿物遇水后的物理化学反应引起。例如,蒙脱石遇水后会吸水膨胀,导致孔隙空间减小;伊利石则可能因水化作用而分散,形成微粒运移,堵塞孔隙通道。此外,不同类型的黏土矿物对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矿物组成进行针对性研究。
为了准确评估水敏伤害的程度,论文提出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室内实验主要通过岩心流动实验,测定不同水敏性液体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从而定量分析水敏伤害的程度。数值模拟则利用多相渗流模型,结合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预测水敏伤害的发展趋势。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也为后续的开发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还强调了水敏伤害评价在实际开发中的重要性。通过对水敏伤害的系统评价,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储层损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选择合适的压裂液体系、控制注水量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储层的破坏。同时,合理的水敏伤害评价还可以为气井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帮助制定更加科学的开发策略。
此外,论文还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致密气藏在水敏伤害方面的差异。例如,某些气藏由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水敏伤害更为严重;而另一些气藏则因矿物成分较为稳定,水敏伤害相对较轻。这种差异表明,在进行水敏伤害评价时,必须结合具体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避免采用统一标准。
最后,论文指出,水敏伤害问题是致密气藏开发中的关键难题之一,需要从地质、工程和化学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压裂液体系,提高储层保护能力,同时加强水敏伤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技术,以实现致密气藏的安全、高效开发。
综上所述,《致密敏感性气藏水敏伤害评价》是一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学术论文,为我国致密气藏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