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适应与引领人工智能2.0时代--2017人工智能与上海发展院士圆桌会议观点综述》是一篇聚焦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学术论文,由2017年在上海召开的“人工智能与上海发展院士圆桌会议”观点整理而成。该会议汇聚了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技术突破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上海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论文首先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指出人工智能1.0时代主要集中在符号主义和规则推理的基础上,而人工智能2.0则更多依赖于大数据、深度学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这一阶段的人工智能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在应用层面也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如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院士们认为,人工智能2.0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
在技术层面,院士们强调了算法创新、算力提升和数据资源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仍然集中在深度学习领域,但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多元化,包括强化学习、迁移学习、联邦学习等新兴方法。同时,算力的持续增长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尤其是在芯片设计、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领域。此外,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资源,其质量和规模直接影响模型的性能,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
在应用方面,院士们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提高出行效率并减少交通事故;在城市治理中,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场景。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社会运行的效率,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院士们提出了多项建议。首先,应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鼓励跨学科合作,推动理论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再次,应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人工智能的应用,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形成开放、包容、公平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论文还特别提到,上海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在人工智能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院士们建议上海应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平台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总体而言,《如何适应与引领人工智能2.0时代--2017人工智能与上海发展院士圆桌会议观点综述》不仅总结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还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它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