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要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科学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征,理解其“科学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其理论基础的科学性上。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提出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吸收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成果,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方法,使发展观更加符合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这种理论上的科学性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这与传统的发展观相比更具全面性和系统性。它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理念,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表现在其实践指导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上。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民生等方面,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实践成果充分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上。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它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反对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速度的做法,主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发展。这种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使得科学发展观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上。科学发展观并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它在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思想成果,与时俱进地完善自身内容。例如,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时,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科学发展观始终保持活力和生命力。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其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内容系统完整,实践指导性强,能够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和落实这一重要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