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利用重力异常小波分解解译东北微地块的边界》是一篇关于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交叉研究的重要论文。该论文旨在通过重力异常数据的小波分解方法,揭示中国东北地区微地块的边界特征,为区域构造演化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东北微地块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之一,其边界结构复杂,对区域构造活动和地震灾害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重力数据处理方法往往难以准确识别微地块的边界,而小波分解技术作为一种多尺度分析工具,能够有效提取不同尺度上的重力异常信息,从而更精确地刻画地质结构。
论文首先介绍了重力异常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重力异常是指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正常重力值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地下密度分布的变化。通过对重力异常的分析,可以推断地壳内部的密度变化,进而推测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
在方法部分,作者详细描述了小波分解技术的原理和实现过程。小波分解是一种基于小波函数的信号分析方法,能够将原始数据分解为不同尺度的子带,从而分离出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异常特征。这种方法在处理非平稳和非线性信号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
论文采用了一种适合重力异常数据的小波基函数,并对东北地区的重力数据进行了多尺度分解。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小波系数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了一些与微地块边界相关的显著异常特征。这些异常特征在不同尺度下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模式,表明它们可能与深部构造活动有关。
在结果分析部分,作者将小波分解得到的异常特征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小波分解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小波分解能够较好地识别出东北微地块的主要边界,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方法难以确定的区域,小波分解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边界轮廓。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小波分解方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在高密度分布的区域表现尤为突出,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密度的地质体。同时,作者也指出,小波分解的结果受数据质量和分辨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其他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论文的结论部分强调了小波分解技术在微地块边界识别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边界识别的精度,还能为后续的构造演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作者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小波分解将在地球物理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利用重力异常小波分解解译东北微地块的边界》这篇论文为理解东北微地块的构造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小波分解技术的应用,研究人员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区域地质结构,为矿产资源开发、地震灾害预测等实际问题提供科学支持。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