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环保
  • 上海崇明岛近三年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上海崇明岛近三年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PM2.5浓度气象条件崇明岛时间变化环境监测
    10 浏览2025-07-18 更新pdf1.1MMB 共13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p

    《上海崇明岛近三年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是一篇研究上海市崇明岛地区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关系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通过对崇明岛近三年来PM2.5浓度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其季节性、月度和年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了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以及气压等气象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

    崇明岛作为上海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空气质量状况对整个城市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发展和交通排放等因素使得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由于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远离主要污染源,因此其PM2.5浓度通常低于市区。但论文指出,尽管整体浓度较低,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PM2.5浓度往往较高。

    论文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涵盖了2019年至2021年间的PM2.5日均浓度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崇明岛PM2.5浓度在冬季达到峰值,这可能与冬季取暖需求增加、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有关。而在夏季,由于降雨频繁、风力较强,PM2.5浓度则相对较低。此外,论文还发现,在春节期间,由于烟花爆竹的燃放,PM2.5浓度会出现短期上升现象。

    在气象条件方面,论文分析了多种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首先,温度的变化对PM2.5浓度有显著影响。在低温条件下,大气层结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导致PM2.5浓度升高。其次,湿度较高的天气条件下,PM2.5颗粒物容易吸湿增长,从而增加其浓度。此外,风速较小的情况下,污染物容易在近地面累积,而风向的变化也会影响污染物的传输路径。

    论文还探讨了气压和降水对PM2.5浓度的影响。低气压天气通常伴随着弱风和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导致PM2.5浓度升高。而降水则有助于清除空气中的颗粒物,降低PM2.5浓度。此外,论文指出,风向的变化对污染物的输送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东南风可能将沿海地区的污染物带入崇明岛,而西北风则可能带来内陆的污染物。

    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分析,论文认为崇明岛PM2.5浓度的变化是多种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论文建议应加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以进一步改善崇明岛的空气质量。

    此外,论文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例如,可以结合遥感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更精确地预测PM2.5浓度的变化趋势。同时,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污染源对PM2.5浓度的贡献比例,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污染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体而言,《上海崇明岛近三年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这篇论文不仅提供了崇明岛PM2.5浓度的详细数据和分析结果,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深入理解PM2.5浓度变化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空气污染问题,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 封面预览

    上海崇明岛近三年PM2.5浓度变化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上海山美助力水泥巨头布局西南市场

    临水河天然放射性核素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

    乐山大佛景区酸雨污染趋势及成因分析

    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污染现状分析

    今日的热释电陶瓷--热电电源

    介电类墒情监测仪器在冻土中数据特点分析

    企业大气污染预报系统

    克里金插值法下的空气质量指数插值模型研究

    全二维气相色谱法分析工业废水的VOCs组分

    全氟化合物在岷江流域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全氟化合物在岷江流域水相中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全球导航星座电磁环境监测需求、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

    全自动烷基汞分析仪测定水中烷基汞的方法研究

    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测定土壤中Cr、Cu、Pb、Ni、Zn、Hg和As

    兰州市大气降尘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

    兰溪市2个监测点位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探讨

    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与接收海事监管分析

    农业活动区地下水农药污染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研究

    农村配电室三防监测器的研究

    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汞的质量控制

    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特征指标识别及其应用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