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黄原胶的用量对600gL吡虫啉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是一篇探讨农药制剂中添加剂对产品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聚焦于黄原胶这一天然多糖类增稠剂在600g/L吡虫啉水悬浮剂中的应用,分析其用量对流变性质的影响,从而为农药制剂的配方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吡虫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常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害虫。然而,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较低,通常以水悬浮剂的形式进行施用。水悬浮剂的稳定性、分散性和流动性是决定其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流变性作为衡量这些性质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喷洒过程。
黄原胶作为一种常用的增稠剂,因其良好的增稠效果、稳定性以及与多种成分的相容性,在农药制剂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改善水悬浮剂的物理稳定性,防止有效成分的沉降,并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和喷洒效果。然而,黄原胶的添加量对制剂的流变性具有显著影响,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黄原胶用量(0.1%、0.2%、0.3%、0.4%、0.5%)对600g/L吡虫啉水悬浮剂流变性的影响。实验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不同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并通过流变曲线分析其流动行为。结果表明,随着黄原胶用量的增加,水悬浮剂的粘度逐渐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假塑性行为。这说明黄原胶的加入增强了体系的内摩擦力,提高了其抗沉降能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当黄原胶用量达到0.3%时,水悬浮剂的粘度达到最佳值,此时体系既保持了较好的流动性,又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而当用量超过0.3%时,粘度过高可能导致喷洒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影响使用效果。因此,黄原胶的添加量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合理控制。
此外,论文还探讨了黄原胶对水悬浮剂剪切稀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原胶的加入使体系在低剪切速率下表现出较高的粘度,而在高剪切速率下粘度迅速下降,这种剪切稀化特性有利于制剂在喷洒过程中的均匀分布。同时,黄原胶的加入也增强了体系的触变性,即在静止状态下粘度较高,搅拌后粘度降低,有助于减少沉降和分层现象。
通过对不同黄原胶用量下的流变数据进行比较,作者得出结论:黄原胶的用量对600g/L吡虫啉水悬浮剂的流变性具有显著影响,适量的黄原胶可以有效改善制剂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但过量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黄原胶用量,以达到最佳的制剂性能。
本研究不仅为600g/L吡虫啉水悬浮剂的配方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农药制剂中增稠剂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增稠剂的协同作用,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对流变性的影响,以实现更高效、环保的农药制剂开发。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