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耿19区块长2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一篇关于油田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学术论文,主要针对耿19区块长2油藏进行深入分析。该论文的研究背景源于我国油气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老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等问题。随着对油气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如何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成为石油行业关注的重点,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
耿19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长庆油田的重要开发区域之一。长2油藏作为该区块的主要产层,具有储层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这使得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较大的难度和挑战性。该论文通过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多方面的数据,系统分析了耿19区块长2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后续的挖潜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首先介绍了耿19区块的基本地质构造和油藏特征,包括地层岩性、沉积环境、储层物性以及流体性质等。通过对这些基础信息的梳理,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论文还详细分析了该油藏的开发历史,总结了目前的开发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如注采不均衡、部分区域采出程度较低等,进一步突显了研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性。
在研究方法上,该论文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储层分类以及剩余油识别技术等。通过对不同开发阶段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震反演结果,构建了高精度的油藏模型,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剩余油的分布区域。此外,论文还引入了现代数据分析方法,如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剩余油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
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耿19区块长2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断层附近及局部物性较好的区域。这些区域由于早期开发时未充分动用,仍有较大的挖潜潜力。通过对这些区域的重新部署开发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该论文不仅为耿19区块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油藏的剩余油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老油田的二次开发、优化注采方案、提高采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论文中所采用的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也体现了当前油田开发研究的先进水平。
总体来看,《耿19区块长2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论文,其研究内容不仅丰富了油田开发理论,也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此类研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