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三宁尿素厂终端污水运行小结》是一篇关于湖北三宁化工有限公司尿素生产过程中终端污水处理运行情况的总结性论文。该论文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特性、处理工艺流程、运行管理措施以及实际运行效果,为类似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湖北三宁尿素厂作为国内重要的化肥生产企业之一,其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氨氮、COD(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污染物,若不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污水处理,成为企业环保工作的重点。
该论文首先分析了尿素厂终端污水的主要来源及水质特征。根据研究数据,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来源于合成氨工段、尿素合成工段以及冷凝液回收系统。这些污水中氨氮含量较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悬浮物。此外,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不同工段的水质波动较大,这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污水处理工艺方面,论文详细介绍了湖北三宁尿素厂采用的“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格栅拦截、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以确保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运行。生物处理阶段则采用活性污泥法或A/O工艺,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深度处理阶段则通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手段进一步去除残留污染物,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在运行管理方面,论文强调了科学管理和技术优化的重要性。通过对各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操作条件,保证处理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企业还建立了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
论文还对污水处理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在高温季节,由于进水温度升高,导致生物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下降,企业采取了增加曝气量、优化污泥回流比等措施加以应对。此外,针对进水水质波动较大的问题,企业加强了水质调控能力,提高了系统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通过长期的运行实践,湖北三宁尿素厂的终端污水处理系统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相关要求,部分指标甚至优于标准限值。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为企业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湖北三宁尿素厂终端污水运行小结》是一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它不仅总结了企业在尿素生产过程中终端污水处理的运行经验,也为其他化工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路径和管理方法。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此类研究对于推动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