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ardenpho+MBR+RO组合工艺处理TFT-LCD生产废水》是一篇关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论文,主要研究了针对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污染废水的处理方法。TFT-LCD生产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以及悬浮物,传统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组合工艺来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
在该论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ardenpho+MBR+RO”组合工艺。该工艺结合了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达标率。首先,通过混凝沉淀工艺,利用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絮凝体,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废水的浊度和部分有机物含量。
接下来是水解酸化工艺,这是一种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主要用于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水解酸化还能去除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为后续的好氧处理提供更好的条件。Bardenpho工艺是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生物处理系统,通过设置多个缺氧和好氧反应区,实现对废水中氮和磷的高效去除。该工艺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能够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则是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处理方式。在MBR系统中,活性污泥与膜组件共同作用,能够有效截留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同时,膜的使用也减少了污泥产量,降低了后续处理负担。最后,RO(反渗透)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单元,用于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溶解性盐类、有机物和微量污染物,确保出水达到回用或排放要求。
该论文通过对各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实际工程数据,验证了该组合工艺在处理TFT-LCD生产废水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组合工艺处理后的废水,其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回用或直接排放。
此外,论文还分析了该组合工艺在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相比传统处理工艺,该组合工艺虽然初期投资较高,但由于其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长期来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该工艺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当前绿色发展的理念。
综上所述,《混凝沉淀+水解酸化+Bardenpho+MBR+RO组合工艺处理TFT-LCD生产废水》这篇论文为解决TFT-LCD行业废水处理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随着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该工艺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更多类似行业中推广使用。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