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安阳县都里铁矿控矿特征与矿床成因》是一篇探讨河南地区铁矿资源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的学术论文。该文通过对都里铁矿区域的地质构造、矿体分布、矿石成分以及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铁矿的形成过程及其控制因素,为后续的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都里铁矿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境内,地处华北地台南部,属于豫北铁矿成矿区的一部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这些构造活动对铁矿的形成和分布起到了关键作用。论文中指出,都里铁矿主要受控于断裂构造和沉积岩系,特别是在古生代的沉积盆地中,铁矿体多沿层理或断裂带分布,显示出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
在矿床成因方面,论文认为都里铁矿的形成与沉积作用和后期热液改造密切相关。早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富铁的沉积岩层,随后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携带富含铁质的流体沿着断裂带渗透,进一步富集并沉淀,形成了工业价值较高的铁矿体。此外,研究还提到该地区可能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部分铁矿体可能与火山喷发形成的含铁岩浆有关。
论文还详细分析了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矿石主要由磁铁矿、赤铁矿等铁氧化物构成,其中磁铁矿含量较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磁性特征。矿石的化学成分以铁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硅、铝、钙等元素,这说明矿石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交代作用和变质作用。
在矿体空间分布上,都里铁矿呈现出条带状或透镜状的特征,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但总体上呈层状产出,与围岩关系密切。论文指出,矿体的分布受控于地层的岩性变化和构造的发育程度,尤其是在碳酸盐岩和页岩交界处,铁矿体更加集中。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都里铁矿的成矿时代。通过同位素测年技术,研究发现该地区的铁矿形成时间主要集中在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这一时期正是华北地台经历强烈构造运动和成矿作用的关键阶段。成矿作用的发生与区域性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地球动力学背景对成矿过程的重要影响。
论文还对都里铁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沉积-热液叠加”成矿模式。这种模式认为,铁矿的形成是早期沉积作用和后期热液改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保留了沉积矿源的特点,又经过了后期的富集和改造,使得矿石品位得到提升。这一模式为类似矿床的勘查和研究提供了参考。
最后,论文强调了都里铁矿在区域矿产资源中的重要地位,并建议加强对该地区的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以进一步查明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成矿潜力。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对成矿流体来源和演化过程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未来需要结合更多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