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论文
  • 环保
  • 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生物滞留池雨水径流污染物去除改良型研究
    9 浏览2025-07-18 更新pdf3.19MB 共9页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是一篇关于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控制的学术论文。该研究旨在探讨通过改进传统生物滞留池的设计,提高其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从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论文结合了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为城市雨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常见的绿色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城市雨水管理中,用于收集、过滤和渗透雨水径流,以减少地表径流污染和地下水补给。然而,传统生物滞留池在面对高浓度污染物时,其处理效果往往受到限制。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良型生物滞留池设计方案,通过优化填料材料、植物配置以及排水结构,提升其污染物去除能力。

    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生物滞留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传统生物滞留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研究指出,虽然生物滞留池能够有效去除部分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但在处理重金属、氮磷等溶解性污染物方面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复杂的城市雨水水质条件。

    在研究方法部分,作者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运行情况。实验采用人工配制的雨水径流,模拟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并监测进出水水质指标,包括COD、BOD、氨氮、总磷、总氮和重金属等。同时,还对植物种类、土壤基质和水流路径进行了调整,以评估其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在去除污染物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例如,在去除COD和BOD方面,改良型系统的去除率比传统系统提高了15%至25%。此外,在去除氮和磷方面,改良后的系统也显示出更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使用特定植物组合和改性填料的情况下,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0%和45%以上。

    论文还探讨了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运行机制。研究发现,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以及填料材料的物理化学吸附共同促进了污染物的去除。特别是使用多孔介质和活性炭等新型填料,可以有效吸附重金属离子,提高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

    此外,研究还考虑了不同气候条件和城市用地类型对改良型生物滞留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降雨强度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改良型系统仍能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说明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这为未来在不同城市环境中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最后总结了改良型生物滞留池的优势,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作者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探索更多类型的植物和填料组合,以提升系统的多功能性。同时,还可以结合智能监测技术,实现对生物滞留池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节,从而提高雨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总体而言,《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为城市雨水管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有效改善水体质量,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该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 封面预览

    改良型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改良型半加成法制作精密线路板的研究

    改质煤代替无烟煤用于高炉喷吹的可行性研究

    改进型综合指数法在玻璃钢游艇制造企业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探讨

    改进的GM(11)残差修正模型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改进的同伴教学法在网络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改进的基于决策树的网络协议识别算法及应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口学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的文学研究与我个人的一点体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热点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进程与评价

    改革开放四十年珠海乡村风貌管控实践研究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创新性人才

    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的应用研究

    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教学、科研之余诗词写作浅谈

    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发展周期的实证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的三种研究范式及结果一致性

    教育全球化视野下荷兰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以荷兰桑德伯格研究生院和乌特勒支艺术学院为例

    教育技术视域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教育部都市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杨剑龙教授报告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