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改变程序设计课堂--“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是一篇探讨如何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论文。该论文结合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针对传统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计算机科学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线学习平台以及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和实践操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在具体实践中,论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混合式教学框架。该框架包括课程内容的线上资源建设、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与评估等环节。通过在线视频、习题练习、虚拟实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内容。
同时,论文还强调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通过线上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复习和巩固;而在课堂上,教师则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实践和问题解决,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论文还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课堂参与度、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在多个指标上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这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论文最后总结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的建议。作者认为,未来应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其在混合式教学中的指导能力;同时,应不断丰富和完善线上教学资源,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改变程序设计课堂--“C语言程序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论文,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