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建设绿色矿山新思路引领生态恢复新常态--平果堆积型铝土矿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交流》是一篇关于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实践性论文。该文通过对广西平果堆积型铝土矿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在矿山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我国其他矿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首先介绍了平果堆积型铝土矿的基本情况。平果矿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基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形成了堆积型铝土矿床,具有储量大、品位较高、开采条件较好的特点。然而,长期的采矿活动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如地表塌陷、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这些问题,平果矿区积极探索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路径。论文指出,绿色矿山建设不仅仅是简单的环保措施,而是从规划、设计、开采、加工到闭坑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整个矿山开发过程中,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在具体实践中,平果矿区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例如,在开采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在选矿环节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同时,注重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手段,逐步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此外,论文还强调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协同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企业落实环保责任;企业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环保投入,提升技术水平;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监督和评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生态恢复方面,平果矿区采用了“边开采、边治理”的模式。在开采过程中同步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工作,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改善。同时,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生态恢复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论文还提到,绿色矿山建设不仅关注环境问题,还注重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矿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在经验总结部分,论文指出,平果堆积型铝土矿的成功实践表明,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多方协作和持续改进,可以有效解决矿山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最后,文章呼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平果矿区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鼓励更多矿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绿色矿山建设的指导和支持,推动我国矿业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