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角地震揭示的中沙地块及其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OBS2017-2测线数据处理进展》是一篇关于中国南海中沙地块及其周边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研究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基于OBS2017-2测线所采集的广角地震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与分析,旨在揭示中沙地块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其与周围海域之间的地壳演化过程。
中沙地块位于中国南海的中部区域,是南海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该区域海洋环境复杂、海底地形多变,使得对中沙地块的地壳结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利用广角地震探测技术成为了解该区域地壳结构的关键手段。广角地震探测能够提供远距离的地震波传播信息,从而帮助研究人员重建地下介质的速度结构,进而推断出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
OBS2017-2测线是近年来在中沙地块及周边海域开展的一次重要地震观测项目。该测线布设了多个海底地震仪(OBS),用于记录来自不同方向的地震波信号。这些数据的获取为后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论文详细介绍了OBS2017-2测线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初步的处理流程。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去噪、校正和归一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随后,采用多种地震成像技术,如走时反演和层析成像方法,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构建出中沙地块及其洋陆过渡带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沙地块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表现出不同的速度特征。这可能与该区域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洋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存在显著的变化,这可能反映了板块运动和构造变形对该区域的影响。
通过对OBS2017-2测线数据的深入分析,论文不仅揭示了中沙地块的地壳结构特征,还为理解南海地区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认识南海的地质构造、板块运动以及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论文还讨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方法,如如何提高地震波的信噪比、如何优化走时反演算法等。这些经验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总体而言,《广角地震揭示的中沙地块及其洋陆过渡带地壳结构--OBS2017-2测线数据处理进展》是一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它不仅展示了当前广角地震探测技术在深海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也为进一步探索南海地区的地质构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封面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