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于流-固-热耦合的煤层瓦斯抽采数值模拟研究》是一篇探讨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效应的学术论文。该研究针对煤矿开采中瓦斯灾害问题,结合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煤层瓦斯抽采的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瓦斯流动、煤体变形及温度变化等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瓦斯是主要的安全隐患之一,其积聚可能导致爆炸或突出事故。因此,瓦斯抽采技术成为保障矿井安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瓦斯抽采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物理场的分析上,如仅考虑气体流动或煤体应力变化,难以全面反映实际工况下的复杂耦合关系。本文则突破了这一局限,提出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流-固-热耦合模型,以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和安全性。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流-固-热耦合的基本理论,包括气体流动方程、煤体应力应变关系以及热量传导方程。其中,气体流动采用达西定律描述,煤体变形则基于弹性力学或弹塑性理论,而热传导则采用傅里叶定律。这些方程共同构成了多场耦合的数学基础,为后续的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作者考虑了煤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特征,引入了孔隙率、渗透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参数赋值。此外,还考虑了抽采过程中瓦斯压力变化对煤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温度变化对瓦斯吸附和解吸过程的作用。这种综合性的建模方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煤层瓦斯抽采的实际过程。
论文随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所建立的耦合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分析了不同抽采方案对瓦斯浓度分布、煤体变形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固-热耦合效应显著影响瓦斯流动路径和抽采效率,特别是在高瓦斯区域和高温环境下,耦合效应更加明显。
研究还发现,随着抽采时间的延长,煤体内部的应力场和温度场会发生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瓦斯的流动特性。例如,煤体压缩导致孔隙率降低,可能阻碍瓦斯的扩散;而温度升高则可能促进瓦斯的解吸,增加瓦斯释放量。这些现象表明,在瓦斯抽采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多种物理场的相互作用。
此外,论文还对比了不同抽采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如抽采负压、抽采半径、煤层渗透率等。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关键参数对瓦斯抽采效果的贡献程度,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在某些条件下,耦合效应可能导致瓦斯流动不稳定,甚至引发局部瓦斯聚集,这对矿井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流-固-热耦合的煤层瓦斯抽采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多物理场耦合机制的深入探讨,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和保障矿井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研究不仅丰富了瓦斯抽采理论体系,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场监测数据,优化模型参数,提升模拟精度,从而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封面预览